眼下,农村电商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不过,提到这个话题,你若只谈淘宝村、农民网店,那你就out了。近日,农村电商服务“粮易模式”落户平遥。“粮易模式”是山西粮易天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首创的全国农村第三方粮支付电商模式,通过电脑PC端+手机APP/IOS+微商城的无缝对接,配合县乡村三级服务+物流体系,成为山西省乃至全国最具特色的“互联网+农村”电商平台。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农村电商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几年前,在偏远的太行山和吕梁山区农村,许多人都还不知道网络是什么东西,现在,他们中的不少人都开始在网上卖核桃、卖红枣,竟然还有人手机直播种胡麻、收土豆。有人把山梁上的小米卖到了北京,有人把山沟里的酥梨卖到了广州,有人刚从网上接到了苹果的订单,许多村里都开设了快递点……这就是近年来我省农村电商蓬勃发展的场景。
红枣、核桃、小杂粮、枣木香菇……在临县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有着丰富的农特产品。2017年以来,山西阳府井实业集团急政府之所急,想枣农之所想,下大力气研发了阳府井系列红枣产品,先后出品了阳府井精品红枣、陈枣、枣饮、枣醋、枣酒、红枣宴等功能性食品,率先打响了助力“临县红枣保卫战”,以“线上线下”的模式销售临县红枣,并于今年在该县深度贫困乡镇雷家碛乡流转了15300亩红枣林,以产业扶贫助力乡村振兴。集团创始人杨五生说:“只要是想尽一切办法深入农村、销售农特产品、以实体产业大量消化就业、孵化造血功能,以各种方式助力农民增收,开展农业产业化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就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具体措施。”
农村电商大数据打开了农产品生产与消费真实对接的“一扇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归根结底是要真正实现以消费者为中心。“互联网+”正在改变农村面貌,成为创新农产品交易方式、增加农民收入、引导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推动乡村产业兴旺的主力军
48岁的魏宝玉,是长治市武乡县上司乡岭头村的村民,2012年的一场大病,让他全家背上了几万元的债务,成了村里的贫困户。村里开了电子商务培训班,在村干部的动员下,老魏一连学了7天,并试着用手机开了一家农产品“微店”,没想到,当天上午开店,晚上就来了订单。
大概过了几个月,看到魏宝玉在网上卖米赚了钱,岭头村村民才有了积极性,他们开始主动找村干部加入电商培训班,魏宝玉也成了村里的“红人”。
很快,岭头村开“微店”的就有上百人,平均年增收1500多元。如今,全村通过网上销售的农产品总额已突破20万元。时下,武乡县已建成230个乡村电商服务站,全县新开网店、微店832家,电商产业带动了1518家贫困户共计5125人增收,1900多名闲置劳动力实现了再创业。
武乡县电商扶贫的模式在全国范围予以推广学习。
农村电商的蓬勃发展,成为推动乡村产业兴旺的主力军,以及乡村振兴的新引擎。随着政策就位、市场成熟、数字技术发展以及大量人才返乡,农村电商迈入“天时地利人和”的历史机遇期,迎来全面井喷的“黄金时代”。
奏响农村精准扶贫最强音
说起农民,可能大部分人脑海中会浮现出一张戴草帽的饱经沧桑的脸。然而,现实早已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认识,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应用,一批80后、90后积极投身于农业战线,他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但他们却活跃在农村,帮农民选种、卖粮,给农民提供信息,帮农民调试机器,他们给蓬勃发展的农村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孙晨阳和许梦飞是山西太原工业学院的大学生,他们住在神池县太平庄乡,却要把地道“山货”送入大城市。
神池县位于晋西北黄土高原,当地居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养殖等。太平庄乡位于管涔山北部边缘,平均海拔880米,村民以种植土豆、芥菜、胡麻、莜麦、豆类等为主。
然而,困住深山农村经济的不是农产品质量,而是通往市场的出路。
神池县太平庄乡党委书记肖云坦言,“目前我们芥菜仍限于本地销售,价格低廉,精加工也没有形成规模。村民们希望可以多渠道销售,却苦无门路。”这些大学生的到来,给闭塞的村庄带来了“走出去”的可能。听闻有大学生来做网上销售,村民们纷纷涌向村口,孙晨阳趁此机会做起“田野调查”。“这里海拔高,人烟少,再加上土地比较凉,含水性好,空气好,阳光充足,绝对是纯天然食品。”孙晨阳总结。
当然,“到农村去”并非一句口号那么简单。从这几年的运营经验看,开发农村电商市场,必须下沉到最基层的“细胞”——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