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农村网络零售额持续增长,增速明显超过城市,且在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的占比持续提升,上半年已经占到了14.14%。但县域电商要保持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还要走出5个误区。
近年来,我国县域电商发展迅猛。据商务部统计,今年上半年农村网络零售额超过3100亿元人民币,其中实物型的网络零售额超过了2000亿元,服务型的网络服务零售额超过了1100亿元。上半年,全国农产品的网络零售额达到了560多亿元。
农村网络零售额持续增长,增速明显超过城市,且在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的占比持续提升,上半年已经占到了14.14%。但县域电商要保持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还要走出几个误区:
1、“电”就灵
在县域电商发展过程中有一种片面的认识,总以为发展了农村电商,县域的农产品销售就豁然开朗、销路大开,把县域电商的发展看成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救命稻草。在对电商的认知上,我国把电商作为了一种新型的业态,这种认知几乎成为了一种共识。就如其他业态一样,没有任何一种业态可以在经济的发展过程成中包罗一切,电商也难以全部担当农产品销售的重任。电商只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各级政府关注和应该鼓励发展的一种形式,但在发展过程中切忌“一电就灵”。
我国电商发展了20年,我国农村仍有部分农产品销售不畅,有哪个电商平台能够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实,农产品的销售其渠道是多样的,目前看,批发市场的模式仍是农产品销售的主渠道,这种从产地--批发市场--零售市场(超市)的销售形式仍然是目前的主流。农产品从地头到餐桌必然要经过流通这个途径,电商也只是这众多途径当中的一个,而不是唯一。
2、只重上行
农产品的上行作为发展农村电商的一个重要内容不仅是各级政府关注的重点,还是广大农民心中的期盼。但县域电商要发展还应该关注“工业品的下乡”,它能够使广大农民不出村庄就可以买到自己想要的产品,实现了农民购物的便捷,拉近了农村与城市的距离,在城乡一体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另一方面,县域电商还应重视服装、玩具、茶具、鞋、小商品等非农产品的上行。至于“互联网+旅游”,这方面已经有了很多可以复制的经验,曾有电商专家强调:“县域电商最重要的不是帮助本地卖出多少农产品,首要的作用是营销这个地方本身”。
3、培训片面
很多人认为电商是年轻人的事,因此,在电商培训方面重点安排想从事电商工作的或大学刚毕业的年轻人去参加各类培训。其实,在电商方面,“电”是手段,“商”才是目的。很多年轻人确实有“电”的专长,但缺乏农产品的知识,对农产品的特点知之甚少,做起来就十分困难。加强对农民电商知识的培训往往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农村当中有许多非常好学习的农民,他们对如何生产农产品、如何销售农产品更加熟悉、更有见解、更接地气。电商不是年轻人的专利,浙江丽水的倪老腌50多岁才开始在网上做辣椒酱,不也做的风生水起吗?
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对政府机关干部的培训。若机关干部不懂电商、不掌握电商方面的知识,就难以有更好的顶层设计,就难以指导本区域电商的发展。
4、孤军奋战
电商毕竟是“商”,对县域来说把这项工作交由商务局来主管也是无可厚非的。但电商是个系统工程,并非一个商务局就可以担当起来的。商务局的职能决定了其在全县(市)所处的位置,很难担当其全县(市)电商顶层设计的重任。县域电商还牵扯到政府办、宣传部、食药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交通局、农业局等,只有把各部门的资源整合起来,把各方面积极性调动起来,县域电商才能有更好地发展。如果光凭商务局一个局孤军奋战,县域电商走不了多远。
5、注重硬件
县域电商的发展需要硬件和软件共同发展,彼此缺一不可。目前,各级政府十分重视电商工作,研究了《加快电商发展的意见》、出台了《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奖励扶持办法》,这有力推进了我国县域电商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个别为形象而形象的现象,过多地重视了硬件的建设,忽视了软件的建设,在硬件建设方面出现了重复建设等现象。其实,一个机场可以被多家航空公司使用,这种一场多用的现象是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县域电商的发展应该借鉴这种“机场现象”。电商服务中心、培训中心、孵化器、众创空间、农创工坊等硬件设施固然重要,但县域电商的发展更需要软件,需要政府的良好顶层设计,需要众多的创业人员,需要良好的政企关系,需要浓厚的电商氛围,这些更是发展县域电商不可或缺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