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低成本开店?要坐享其成?
为什么苏宁、京东、天猫都纷纷做起了“小店”,苏宁小店、京东小店、还有天猫小店京东小店的模式到底是什么?这三者的区别具体是什么?
先回答为什么:
1. 电商红利期已过,引流成本越来越高,线上流量出现瓶颈;
2. 电商从线上走到线下,寻找线下流量入口,拓展新的数据才几点,亦是大势所趋;
3. 线下传统零售仍然在份额上占据社会零售总额的绝对大头(2016年约占据87.4%),且自2017年起,伴随着各种类型变革的实施,大批重要大型零售商的数据开始集体回暖。就目前而言,电商很难对此类自身在网点规模、供应链以及运营方面底蕴深厚的企业进行深度渗透;
4. 目前中国超过600万消点肿,70%以上在3-5线城市以及农村,市场极为广阔,亦是电商巨头垂涎的标的。过去因最后一公里成本太高,苏宁易购服务站、京东服务站等都解决不了问题。但是今天移动终端与移动流量费用持续下降,速度越来越快,再者,华为、小米等智能手机的普及,都会重启市场带来巨大空间。
再看看阿里与京东B2B的玩法差异:
阿里:一如既往地走提供“水电煤”的政府模式,搭建开放平台召集品牌上入住。在物流模式上采用区域仓+城市仓+地方分拨三级仓储,品牌上只用将商品送至零售通的区域仓库,货权不发生转移。对于全国性品牌,由品牌商指定各类经销商入驻;对于本地品牌,则通过品牌商或者经销商入驻当地市场来操作。一旦订单发生,通过菜鸟物流先将商品从区域仓发到城市仓,然后由地方合作商进行最后的配送与分拨。截止2017年09月,阿里零售通有18个大仓,覆盖山东、河南、广东、四川、安徽、浙江、湖北和江苏8省。
京东:继续坚持自营模式,直接与品牌商合作,品牌商只需将商品配送至京东全国指定的中央仓。在物流模式上依托于京东多年构建而成的自身拳打的物流体系,直接通过中央仓到地方服务站的分拨配送,其目的是去掉商品流通的多级分销中间环节,取代经销商、二级批发商,小店老板只需在家中点开APP,就可直接下单订货。网络覆盖方面,2017年01月,京东宣布已覆盖全国市场。
由此可知,两者的区别:一个走平台加盟模式,一个走自营之路;一个让经销代理商残存一口气(品牌商可以指定代理商操作),另一个让经销代理制无路可走(供应链极端扁平化)。不过就目前而言,孰优孰劣尚未可知。
但是,个人认为,天猫小店、京东便利店等极有可能是雷声大、雨点小,其原因如下:
1)经销商利益难以协调 京东和天猫自建B2B直接就是抢经销商的地盘,夺人家的饭碗,他们一定对使出浑身解数来抗争。
2)品牌商渠道难以改变 品牌商现有经销聚到,都是花费了巨大的资金人力成本以及时间成本才建立起来的,如果现有取消盈利,经销商没有动力去更换渠道或者变更模式;相反,如果将全国经销权交由京东或者阿里,那么自己必将丧失自主地位。
3)价格优势不再 由于资金流和税务的原因,多数商品的经销价格或批发价格,由于经销商快速流转的目的,加价率极低,使得其价格低于两家电商B2B的通路价,这对于本就薄利的小店来说价格就是其选择进货渠道的第一要素。尽管两家一直宣称自己得益于其强大的供应链体系,能为小店提供有竞争力的价格,也不排除两家在合作初期会给小店不少补贴,但是两家标的超过100万家小弟,这么大一个庞大的体系需要烧多少钱? 即使烧钱又能达到一个怎么样的效果?这里很打个很大的问号。
4)供应链服务难 小店选择的第二要素是服务,送货快,能退货,全程服务好,这些恰好是各级经销商所擅长的,而电商B2B在当地未必占优,甚至可能不如;
5)物流成本降低难
6)小店管理难
7)市场份额抢占难
综上,电商B2B这条路真的是困难重重,真的不好走,但是市场诱惑力真的太大了,先开枪后瞄准,先用雷声将声势造起来,干了再说!
本文由销客多官网发布,更多资讯敬请关注销客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