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最近将社交推荐和小程序结合,推出了熟人种草模式,这种模式,基于社交关系展开的,小编认为采取这种模式将要面临很多问题,发展的可行性还存在探讨空间,以下是小编从不同角度出发的进行的分析,一起来看看吧!
一、“熟人种草模式”的背景
今年3月初,微信将“我的购物单”升级为“好物圈”,用户进入好物圈可以在“朋友的推荐”中看到微信好友推荐的商品,并标记了是普通推荐还是购买后推荐。
一方面,基于社交关系的商品推荐,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内容的可信任性。另一方面,得益于微信提早布局的强大的小程序生态,用户可以在微信场景下轻松完成商品交易环节,看起来似乎是无人能挡的大杀器,这真的是最优解吗?
二、“熟人种草模式”会面临的问题:
第一,“社交压力”仍然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好友种草模式成立的前提是用户愿意自发分享自己购买的好物,但迫于社交压力和比较心理,用户会不断拔高自己的分享阈值,导致该推荐流的实用性降低、内容发布量减少的问题。
第二,“好物圈”规模化的前提是入口提升,但入口一旦提升,微信会面临与“微商”类似的问题,影响“好物圈”的信噪比和信任度。
第三,老生常谈,电商要回归电商本质。最终的成交效果,要取决于落地的电商平台。“好物圈”虽然可以赋能小程序电商生态,但实际的电商服务质量是微信无法管控的。此外,虽然此举十分利于微信助推其优势的线下交易场景,但对于线上电商,除微信小程序生态外的电商平台无法接入,典型如淘宝,会很大程度上限制推荐效果。
但从整体上而言,基于社交关系的熟人种草,加上日渐成熟的小程序生态,是种草模式的新尝试,目前看来也会对腾讯生态下的社区拼购电商、到店交易、线上文娱等产业产生积极影响。
三、种草模式是否具有可行性
存量竞争下,各方都想通过自己的力量扭曲用户从内容到交易的流量路径,成为其中的一环或实现闭环。种草内容作为一种信息而言,本身要在“客观”和“商业化”之间摇摆,社区作为内容和用户的集合,“信任”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种草社区的立足之本,也是种草社区这一模式出现的源动力。
写到这里我在想,开篇写到的“人人可通过真实信息对所有商品有完整无差距的认知”最终能否达成。将“内容”和“交易”放在一起,很难保证在短期利益面前,有影响力的内容生产者可以保证公正的内容输出。不过欣喜的是,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于高质量的商品制造,越来越多的内容生产者通过新的商业模式去坚守内容的公正性。
最后小编觉得熟人种草模式的推出若不进行妥善的处理将很大程度的对微信其他电商应用的信任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并没有着重发展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