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一夜之间访问量超百万并未让开发者兴奋太久,接踵而至的焦虑是,小程序的盈利、出路和并不明朗的未来。
微信小程序的焦虑
和当初的H5游戏一样,现在的朋友圈时不时出现几个刷屏小程序。而作为平台,从封杀到引导,微信在其中的心态尤为复杂。微信小程序总算经历了从万众期待,到迅速降温,如今进入蛰伏探索的阶段。
2017年1月9日,微信小程序发布,互联网圈的热情空前高涨。这被认为是张小龙继推出微信后最重要的产品,张小龙也专门选择了iPhone诞生的日子来发布小程序。马化腾曾经多次为小程序站台,这在腾讯内部,是一种至高荣誉。
根据微信创始人张小龙的解释,微信小程序“无需安装、触手可及、用完即走、无需卸载”。这在当时引发了关于小程序消灭App的恐慌。
当时人们的普遍观点是,小程序将取代App。条形马却处在观望状态,他没有看到合适的机会,选择让子弹飞一会儿,直到iOS赞赏的关闭,才让他看到了小程序带来的商机。
马化腾曾专门出面解释小程序的价值。“小程序在很多场景是可以提高留存率的。”他举例称,摩拜单车已经火爆全国,但很多还是不愿意“花几块钱骑车,还要下载APP”的用户,造成流失率很高。微信测试后发现,摩拜单车转入小程序后,留存率有了很大的提升。
他反复强调,小程序不想取代APP,而且在更复杂的场景下,还要引导用户去下载app,而轻量的用户需求可以由小程序去实现。
事实上,小程序与App之间的界线成了最难把握之处。
并非所有的场景都适合小程序。关于小程序,外界诟病最多的是,用户用完即走,这是用户的主动行为,而很多本身没有流量的产品,他们需要互联网流量,然后主动将产品和服务推送到用户面前,而小程序显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微信内部也在对使用场景进行探索和引导。8月1日,微信已向部分流量主发出内测邀请,将广告直接植入文章之中。而用户通过点击外层图片或按钮将跳转至指定小程序落地页,完成购买流程。
未来,小程序在哪些场景下使用,如何使用,都是需要微信去深度思考的问题。根据自媒体三节课的统计,微信小程序自去年11月3日开放公测以来,大半年时间经历了23次迭代,其中22次是在3月27日以后,平均下来,每 5天迭代一次。微信在不断针对用户的需求做出改变。
譬如,小程序号称没有入口,也不能分享到朋友圈。但微信也在对搜索做了体验优化,从一开始只能搜索准确的名称,到现在可以关键字搜索和模糊搜索,小程序都是不断优化用户体验。
而没有入口的小程序在不断延伸连接用户的途径。从早期只能扫描二维码,到后来可以长按识别,从只能搜索查找,到现在公众号与小程序绑定,公众号图片文字可跳转至小程序等等,微信在不断创造小程序的应用场景。
而小程序经过半年多的迭代,在微信这个爆款产品的加持下,并没有太多可圈可点的成绩。除了少数几个爆款小程序之外,人们接触的小程序并不多。而爆款小程序却由于触碰了平台底线,难逃被封杀的命运。
赵淑全表示,小程序的一个原则是不能影响到微信的原有业务,之前朋友印象开发的匿名聊聊之所以被封杀,除了诱导分享之外,更大的原因就在于这个小程序涉及到社交,这是微信的核心功能。
目前,小程序给开发者们带来的价值还非常有限。在开发上述打赏小程序的条形码看来,他也没有想到更好的变现方式,甚至也不知道未来能做哪些事情。
但他相信的一点是,微信要想让开发者陪他一起玩,“微信小程序一定会让开发者赚到钱。”